古代人为什么只吃两餐 ,后来为何变成了一日三餐?

东升常识网 1692 2023-03-08 00:04:01

最近古代人为什么只吃两餐 ,后来为何变成了一日三餐?被热搜了很久,百科常识网小编小冬瓜带亲们一起瞧瞧去。

常言道:“民以食为天”。无论在何朝何代,老百姓最关注的还是自己肚子能不能吃饱的问题。现代人为了养生还百科常识网小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吃饭方法,也就是:早晨要吃的好,中午要吃的饱,晚上要吃的少。在上学的小朋友更是经常被父母告诫,一日三餐要按时吃饭,不然胃就会出问题。但亲们知道么,在秦汉之前,古人一天是只吃两顿饭的。

古代人为什么只吃两餐 ,后来为何变成了一日三餐?

在秦汉之前,社会生产力低下,农业不发达,所以很难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应普通的百姓。百姓们为了能活下去,一天就只吃两顿饭。即使是当兵的士卒,一天也不能多加一餐。而且这两顿饭还要视人而待。士兵们的食量分成五个等级,按照等级来给你分配食物。如果你哪天胃口大开想多吃点,不好意思,没有。

汉朝之前的人们将每天的第一餐称为“朝食”或“饔”,吃饭的时间在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。第二餐称为“飧”或“食”,吃饭的时间定在下午四点左右。古人对于吃饭的时间特别重视,他们认为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就不能再吃饭了。除非是得到帝王或贵族的嘉奖,那样你才可以被特殊对待。

古代人为什么只吃两餐 ,后来为何变成了一日三餐?

到了汉朝时,农业的生产工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土地的生产力被渐渐的开发出来。人们手中有了粮食,就开始给自己加餐了。但一日三餐的吃法最初只是在贵族和富商的家中流行,普通百姓中并没有开始普及。

等到了唐朝时,人们开始有了吃“早点”的习惯。宋朝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,不仅是官府,就连老百姓手中也有大量的闲钱。而且宋朝还取消唐之前的坊市制度,一到晚上人们就到集市上或瓦舍中闲逛。那么多人聚在一块儿,不吃吃喝喝怎么能行呢?于是就有了吃晚饭的传统。还有甚者,一日三餐都满足不了他,临睡觉前还要吃个宵夜。

古代人为什么只吃两餐 ,后来为何变成了一日三餐?

随着一日三餐的正式形成,三餐的内容也逐步固定化。之前人们在早饭和晚饭间吃的点心也从三餐中去除了,而午饭也成为了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。

古代人为什么只吃两餐 ,后来为何变成了一日三餐?所有内容由常识百科编辑小旺财带给亲们,希望亲们喜欢。

上一篇:树的16种画法 树不会画?这是我见过最容易学会画的树了!16款满足你要的!
下一篇:手机怎么贴膜?手机贴膜 自己动手10分钟完美搞定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