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似的诗句(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典故)

东升百科网 809 2022-12-24 04:02:21

不知怎的最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似的诗句,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典故蹦跶的很欢,下面就让百科常识网小编木鱼子带大家了解下。

1、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
2、出自唐代杜牧的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》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

3、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
4、译文: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,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。

5、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,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。

6、红尘:这里指飞扬的尘土。

7、妃子:指杨贵妃。

8、乐史《杨太真外传》:上曰:“赏名花,对妃子,焉用旧乐词!”《新唐书·李贵妃传》:“妃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,乃置骑传送,走数千里,味未变已至京师。

9、”《唐国史补》:“杨贵妃生于蜀,好食荔枝,南海所生,尤胜蜀者,故每岁飞驰以进。

10、然方暑而熟,经宿则败,后人皆不知之。

11、”按:此诗或为写意之作,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,不可一一求诸史实。

12、在唐代,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,故自苏轼即言“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,非岭南也”(《通鉴唐纪》注)。

13、而荔枝成熟的季节,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。

14、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,次年春即回长安。

15、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,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,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,精妙绝伦,脍炙人口。

16、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。

17、诗人从长安“回望”的角度来写,犹如电影摄影师,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:林木葱茏,花草繁茂,宫殿楼阁耸立其间,宛如团团锦绣。

18、“绣成堆”,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、西绣岭,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,语意双关。

19、接着,场景向前推进,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。

20、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。

21、接下来,又是两个特写镜头:宫外,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,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;宫内,妃子嫣然而笑了。

22、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,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:“千门”因何而开?“一骑”为何而来?“妃子”又因何而笑?诗人故意不忙说出,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,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:“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
23、”“荔枝”两字,透出事情的原委。

24、《新唐书·杨贵妃传》:“妃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,乃置骑传送,走数千里,味未变,已至京师。

25、”明于此,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,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。

26、吴乔《围炉诗话》说:“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,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。

27、”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、精深,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,贵妃的恃宠而骄,而形象地用“一骑红尘”与“妃子笑”构成鲜明的对比,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。

28、“妃子笑”三字颇有深意。

29、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,点燃烽火,导致国破身亡。

30、读到这里时,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。

31、“无人知”三字也发人深思。

32、其实“荔枝来”并非绝无人知,至少“妃子”知,“一骑”知,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。

33、这样写,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,外人无由得知,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,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。

34、全诗不用难字,不使典故,不事雕琢,朴素自然,寓意精深,含蓄有力,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。

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似的诗句(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典故)到此分享完毕,亲们喜欢就收藏吧。。

上一篇:南昌轨道学校学费一年多少钱(南昌轨道学校)
下一篇:58移动两根火柴以获得最大数量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